经营稳健、融资畅通、信用良好,碧桂园管理层对未来发展有信心

才疏学浅

  3月13日,碧桂园(02007.HK)发布业绩预告称,预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可能录得剔除公允价值变动、汇兑净损益等影响后的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核心净利润介乎约人民币10亿元至人民币30亿元,预期股东应占亏损介乎约人民币55亿元至人民币75亿元。

  碧桂园方面表示,净利润数据下行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受房地产行业整体经营不佳及疫情影响,开发业务结转毛利率下降;面对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对存货进行了较大额的减值计提;受美元升值影响,公司在2022年形成了较大额的汇兑损失,致使归母净利润在公司上市以来首次转负,但公司核心净利润保持正向。公司董事会认为,上述盈利的影响因素多为非现金性质,仍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春节开工后,房企密集发布2022年盈利预警。据初步统计,截至3月8日有73家房企发布2022年盈利预警或业绩快报,其中43家房企预告亏损,亏损额或超过1700亿元;34家央企、国企和混合所有制企业中,17家预告2022年归股净利润为亏损(按预告净利润上限计算,下同);39家民营企业中,25家预告2022年归股净利润为亏损,其中蓝光发展、荣盛发展亏损达200亿左右。预亏的核心原因均包括房地产业务结算结构变化导致的销售项目结转利润减少,以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在楼市持续寒冬中,作为行业龙头的碧桂园也很难独善其身,利润表现上同样大受影响,但业绩总体仍保持稳健。据初步统计,2022年全年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3574.7亿元,累计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面积44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幅度好于TOP100房企整体降幅。另外,据第三方机构统计,去年碧桂园以全口径销售额4643亿元,继续位居行业之首,体现了这家龙头房企的韧性。

  碧桂园方面表示,虽然市场形势异常艰难,但公司坚持对客户、对社会负责,在本轮下行周期公司以现金流为核心管理目标,基于“最小代价,最大价值”保证有充足的资源推动房屋的完美交付、以及各项债务的如期兑付。去年碧桂园按时按质保证产品数量庞大的交付,全力兑现对业主的承诺,全年累计交付房屋近70万套,稳居行业第一且大幅领先同行。

  同时,去年在公司上下全力自救和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对优质民营房企的大力支持下,碧桂园年内到期债券已全部如期偿付完毕,没有出现任何违约或延迟支付本息的情况,保持着良好的信用记录。迄今为止,公司现金流保持平稳,融资渠道保持畅通。

  据公告信息,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公司债券累计金额5999万元,公司控股股东购买债券累计金额32512万元,公司控股股东还为公司提供了50.55亿港元的免息无抵押贷款,以支持公司经营发展。从2007年公司上市以来,大股东通过增持公司股票、以股代息、无息借款等方式累计支持公司超过300亿港元,且期间从未减持公司股票。

  分析人士认为,去年11月以来,随着“金融16条”系列支持房地产企业融资政策陆续出台,房企融资环境已经发生显著转变。2022年下半年,碧桂园先后获得增信担保成功发行两期共25亿元中票,并通过央地合作增信模式发行10亿元公司债,以及获得工商银行等十家银行逾3000亿元意向性综合授信支持。今年1月,碧桂园再获最高达5000万美元等值的人民币定期贷款融资支持,并获批储架式注册发行200亿元中期票据。

  去年以来,高层多次强调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全国各地纷纷出台调整限购、限售、限贷、限价政策,以提振消费信心。随着“金融16条”等系列支持性政策出台,加上疫情防控措施全面优化,政府推动经济复苏和市场需求释放,待房企风险出清、行业信心恢复之后,房地产将回归正轨,步入行业新发展周期。

  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头两个月 TOP100房企销售总额降幅同比已大幅收窄,房地产市场回暖苗头初现。碧桂园前2月权益合同销售额248.5亿元,单月销售额呈稳步增长态势。

经营稳健、融资畅通、信用良好,碧桂园管理层对未来发展有信心

  碧桂园总裁莫斌在集团2023年年会上表示,楼市更为积极的政策信号正在持续释放,市场一定会复苏,但复苏的过程一定会分化。管理层对本集团的发展充满信心,提出今年不片面追求规模,而要真正走有质量的发展之路,并结合科技建造体系,持续提升全周期综合竞争力。同时,公司决策层也强调抓住市场修复的机遇,未来的布局一定要跟着市场导向走,要集聚力量到更有潜力的市场去聚焦深耕。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