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公摊面积”越大,越唤不来“回头客”

才疏学浅

  新闻背景:

  近日,零食“公摊面积”冲上热搜,有关零食包装的话题再度引发热议。购买零食的时候,一片分装海苔里,垫有大包干燥剂;看似三等份的饼干,打开盒子发现中间凹进去一块;箱装牛奶仅有5小盒,剩余两倍空间用纸板填充……种种包装方式只为了让商品显得更“有料”。零食“公摊面积”过大,引来众多网友吐槽,称感觉受到了欺骗和糊弄。

  零食“公摊面积”为何越来越大

  消费者买了一大袋零食,打开却发现食物太少、空间太大,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对于消费者来讲,替没用的空间买单,实在太不划算,白白花了冤枉钱,心里当然不舒服,会有“被奸商坑了”的感觉。【详细】

  零食“公摊面积”之所以越来越大,主要源于商家在市场竞争、成本压力下的趋利选择。零食总体价格不高,顾客对单纯的提价较为敏感。为了降低成本、抬高利润空间,不少商家往往通过过度包装来引导购买。【详细】

  零食过度包装不符合新国标

  这些非必要的零食包装,不仅会在视觉上错误引导顾客,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还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增加废弃物,污染环境。而且,商家竞相比拼过度包装,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虚荣心。长此以往,卖产品异化为卖包装,难免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详细】 

  新国标在食品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有一项不符合规定,即可判定为“过度包装”。零食厂商应以新国标作为包装设计标准,对超标包装做减量、减材等处理,减少内部剩余空间,提高产品的性价比。【详细】

  真材实料才能留住消费者

  为零食包装瘦身,势在必行。市场监管部门应依据相关法规、国家标准,加大监管力度,传递严管信号;行业组织可评选相关标杆企业,形成示范效应;普通消费者也可“用脚投票”。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企业自身。企业要想清楚,过度包装让商品看似超值,却给顾客上当的感觉,这种操作究竟值不值得。【详细】

  部分厂商为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这与食品行业的发展方向显然是背道而驰的。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根本上还是要提高产品的品质,而不能只是在包装上“耍心机”。唯有真材实料才能真正留住消费者,从而实现商家和消费者的“双向奔赴”。【详细】

  (以上综合红网、广州日报、钱江晚报、燕赵晚报)

  V视角:

  @猫薄荷与咖啡豆:感觉真的好浪费。

  @凉凉画意:过度包装也会造成更多环境污染。

  @yf08911:这不妥妥的智商税吗?

  @那年的游荡:满满的都是套路。

  @齐达内XYZ:假、大、空……

  @用户冬瓜糊涂:其实就是一种变相提价的方式。

  @ocean欧神2580:零食这个“公摊面积”是跟保健品学的吧?

  @悠悠鱼儿张淑红:零食包装该瘦身了。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零食“公摊面积”过大,本质上属于过度包装,这不仅有误导甚至欺骗消费者之嫌,也与如今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背道而驰。对此,职能部门应当在全过程监管上精准发力,及时纠偏。商家也要意识到,零食“公摊面积”越大,越唤不来“回头客”。只有在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上多下功夫,才是正道。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