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北京报道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为紧迫和复杂的全球性危机之一,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头等大事。
联合国专门机构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2023年打破了多项气候记录,南极海冰面积正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全球气温持续上升,现在已经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了1.1℃。每一次升温都可能加剧极端天气事件的强度和频率,引发热浪、洪水、风暴和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
教育能够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什么?如何发挥教育的作用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近日,在主题为“气候•教育•学习:力挽狂澜,由我做起”的第六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上,来自中国内地、香港、澳门、中国台湾及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介绍了他们在气候变化教育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有效的实践探索。论坛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主办,香港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合作,田家炳基金会、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港澳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协办。
气候危机也是教育危机
气候变化不仅是科学问题,也是影响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社会问题。
香港大学副校长、环球可持续发展讲座教授宫鹏列举了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他说,气候变化正在蚕食我们的日常生活空间,高温和极端天气事件偷走了生活舒适时间、户外安全活动时间和高效率工作的时间,公众对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议题关注度提升非常明显。
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起重新构建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该报告指出:“学校应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碳中和目标的典范,以塑造我们所期望的未来。教育必须促使人民意识到环境、社会和经济之间内在的相互联系。”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岳伟在论坛上指出,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科学和社会议题,也是教育议题,教育必须积极行动起来。教育应对气候变化的价值定位在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田家炳基金会总干事戴大为谈到,生态文明教育不只是课程教育,更是对生活教育和行动能力的培养。环境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如何加强三方在环境教育上的合作,也是需要探索的问题。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国际学生的一个评估调查显示,年轻人普遍对气候变化有很好的认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近80%的学生表示知道或非常熟悉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情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高级分析师黛博拉・努莎目前正参与一个名为“教育政策实现可持续未来”的项目。她谈到,教育系统通过影响思维方式、行为和生活选择,在气候变化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同时,气候变化为教育提供了一个机会,帮助年轻人发展系统、思维技能和接受复杂性。
教师缺乏气候变化教育知识素养
香港理工大学副教授裴卿长期从事气候变化教育研究课题。他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当与学生们谈及全球气候变化,学生通常都会觉得离自己非常遥远。在学习气候变化的时候,学生很难体会到气候变化的痕迹,往往会有种无力感。
裴卿认为,如何拉近学生与气候变化教育的距离,有效推进气候变化教育,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这是气候变化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
“长久以来,教育一直遵循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范式。这无疑是在加剧人类和地球的生存危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岳伟谈到,为了缓解、适应乃至扭转气候变化,教育本身必须变革,其重要方向就是自身的生态化。
教师是实施气候变化教育的关键,但全球教师普遍缺乏气候变化教育相关的必要知识、资源和教学培训,无法在课堂上有效实施气候变化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对144个国家的58280名教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不到40%的教师有信心教授气候变化知识。
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曾对上海236所中小学校进行调查。他发现,所调查的学校在项目化学习上共设计了400个科学项目,与环境有关的项目占比约20%,总体来看比例很高。但其中有关气候变化的项目占比2.5%,占比很低。
田家炳基金会总干事戴大为指出,环境具有空前的复杂性,需要众多学科共同参与,这些都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开展多学科融合教育
如何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教育行动?论坛上,与会嘉宾分享了当下各地学校的实践经验。
比如,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蒋家岗小学研学老师通过知识讲解、游戏、户外实践等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气温、风向、风速等现象,并切身感受大自然的风云变化。武汉华侨城小学持续十年开展“低碳”行动、香港玛利诺神父教会学校组织学生研究树木在应对市区热岛效应的作用等。
香港大学副校长、环球可持续发展讲座教授宫鹏指出,气候变化问题很多都不是高深的问题,气候变化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他认为,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应该设计在K-12的教育体系中,从幼儿园到高中,优先传授气候变化对健康威胁的知识,从简单的应对高温热浪知识入手,逐步增加系统化的应对气候变化知识。
气候变化教育涉及到气象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内容。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岳伟提出,气候教育的实施要从单一学科走向多学科融合,要发挥不同学科的独特优势,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
澳门科技大学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李行伟认为,政府可以利用数据信息库开展科普活动,和中学、大学展开合作,提高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知。
李行伟认为,气候变化教育的发展需要跨学科思维,在大学层面,旅游产业、环境、经济等学科都有交叉。他希望这些相关的学科建设,可以形成从本科到博士阶段全方位的人才培养系统。
岳伟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对于气候变化教育最有效。这些教学法能够让学生与真实世界建立联系,能够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进而从不同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尹后庆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气候教育不仅是教会大家在生活中应对气候变化的技能,关键是要让学生形成适应气候变化所需要的价值观,从而带动行为转变。在气候变化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上,主题式的学习方式推动学习者从知识学习走向理解学习,在此基础上再与生活联系,以此提升生态文明素养。
香港理工大学副教授裴卿则主张联系身边的科学与人文,让中小学生去理解甚至了解气候变化。他推崇用大语文的思维方式去认知人地关系、气候变化和社会的影响。比如把人文经典、艺术名画作为教学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