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大在新兴领域的投入,对于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
这两天,江苏省淮安市连续组织多场新春招聘会。在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各企业正在紧锣密鼓抢抓人才。
在四川绵阳的一场“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上,来自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有12家,这个数字与2023年相比翻了一倍。在招聘现场,有近百名求职者与这些企业签订了就业意向性协议。
随着我国新经济、新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型技能人才源源不断地涌现,而企业乃至社会,对于这些技能人才也提出了新的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表示,就业市场变化大,有很多新的职业诞生,这些新兴的领域代表了中国经济的未来。数字化平台的发展提出新要求,包括人才结构、能力、素质要求。需要进一步努力,为就业者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培训从而适应新经济、新要求。
跨境电商发展带动小语种外贸人才走俏
近几年,随着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中国产品正在加速销往世界各地,不少企业也开始看重小语种外贸人才。在近期的招聘市场上,小语种人才炙手可热,不仅需求量大,且薪资水平高。
这几天,浙江省宁波市举行了一场高校毕业生洽谈会,共有300多家企业进场设摊。作为外贸大市,参会的这些宁波企业约有40%需要招收跨境电商业务员。不仅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等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大,小语种专业人才也开始供不应求。
同样的外贸业务员,英语专业人员的薪资在第一年普遍不到10万元,但是小语种专业的则普遍在12万元—15万元之间。学习阿拉伯语的陈可萌2024年夏天才能大学毕业,但是2023年12月就已经被这家跨境电商龙头企业提前录取。2024年1月份,陈可萌完成了近5万美金的订单量,公司给出的薪资让她十分满意。
针对小语种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当地人社部门开始面向全国招揽人才。
对于小语种人才供不应求这一现象,业内专家表示,高校不能盲目跟风开设小语种专业,需要对行业领域进行详细研究,从而研判专业课程的设置。
春节复工人员流向的背后
随着春节的结束,全国各地的劳动者们又重返工作岗位,小小手机信令的流动展现了就业市场的新动向。
借助手机信令的流动,在全国2116个工业园区洞察到了复工复产人员流向的新趋势。春节后,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成为了人员流向最多领域,这些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到岗率超出平均到岗率5个百分点。
同比来看,深圳、苏州、杭州,计算机、通信产业吸引了更多专业人员。成都、沈阳、上海的汽车制造业迎来了大批返岗员工。重庆、青岛的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运输设备制造业也人员聚集。这样现象的背后,正是前沿科技的强劲推动力,为广大求职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就业机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23年底面向全国开展第六批新职业的征集,在征集上来的429个职业里,新产业、新赛道领域的建议最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等领域的新职业建议共有100多份,约占新职业建议总数的四分之一。调研数据显示,AI成为了灵活就业的新方向,有13.9%的职场人选择AI训练师等AI相关职业作为兼职,带来额外收入的同时,还能使个人保持与时俱进的竞争力。
大量的人才也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用数据给劳动人口画像发现,从2017年到2022年,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3.5年提高到14年,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已超过6000万人,这意味着新一代劳动者更具备适应高技能、高知识密集型职业的能力。
(责任编辑:张紫祎)